作者: 来源: 日期:2018/11/19 9:24:33 人气:672
在农户家中住上几天,没有了身份的界线,没有了刻意的客套,这是思考问题、了解民情、谋划决策、培育感情的“好环境”
今年以来,中央接连部署社会管理创新和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成立90周年之际,这一自上而下的部署和行动耐人寻味。在这个背景下,近期,江苏、山西、重庆、湖北等省市开始组织实施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其中部分省市的省级主要领导干部直接“蹲点”到农户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听民声,聊家常,拒绝层层陪同,力戒扰民,其释放出的新讯号受到社会关注。
6月15日至19日,本刊记者随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泰州市下辖的姜堰市沈高镇沈高村村民刁友生家进行“蹲点”调研。而此前江苏省委省政府专门颁布决定,要求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省级机关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结合分管工作和部门职能,深入到村镇、社区和基层单位,到农村驻点的,提倡驻村住户,每年下基层驻点时间为5至7天。本刊记者了解,这次省委书记、省长同时住到农户家中,目的就是要带头实施这个活动,并思考干部下基层的切实有效方式,给大家做出个样子来。而山西、重庆等地也是用领导带头的方式来推动这项工作扎实开展。
“蹲点”地点有“新点”
省级领导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选择什么样的地点决定着调研的质量,也决定着思考的质量。各地新一轮的干部下基层活动出现了一些共性的变化,即直接到有困难的地方,到有矛盾的地方或到偏远落后的地方,把农村和农户作为“蹲点”的主要目的地。
山西省主要领导“蹲点”是选在大山深处的困难农户家,在感知和体会贫穷中思考如何加快发展、解决贫穷。而江苏省主要领导“蹲点”选择的是薄弱村。据江苏省委办公厅的一位同志介绍,像江苏这样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的沿海发达省份,全省总体上处在了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并逐步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阶段,要不要用这样的方式下基层,到什么样的基层去,大家的认识不尽相同。但省里始终把握的是,小康社会建设中,不能让平均数字代替大多数,不能让统计数字代替百姓的切实感受,发达地区同样有困难群众要关心,同样有发展不足的地区要达小康,同样有这样那样的矛盾要解决。
地处姜堰市革命老区的沈高村,因纪念沈庚余、高文生两位革命烈士而得名,现有村民3177名,由三个村合并而成。村里有党员135名,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7万元(江苏规定,苏中地区的行政村集体收入每年不少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7000元(江苏省省定小康指标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000元),对着这些标准,沈高村是典型的薄弱村,而泰州市类似发展水平的行政村占到20%,而在整个苏中、苏北地区,这样的村子不在少数。省委书记“蹲点”入住的房东家,有四间平房和两间厢房,老两口一年种地、打工的收入为1.5万元,主人很纯朴,家里也很整洁,但收入情况属于一般。
本刊记者注意到,在这样的农户家中住上几天,没有了城市的喧嚣,没有了富裕人家的阔气,没有了身份的界线,没有了刻意的客套,大家的平等和亲近自然拉近。对调研者而言,这是思考问题、了解民情、谋划决策、培育感情的“好环境”。
“蹲点”方式有“亮点”
省里主要领导直接住到农户家中,像农民一样起居、劳动、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调研者需下决心从日常事务、决策、接待等繁重公务中抽身出来;其次,打破事先踩点、精心准备、几级陪同的惯有调研方式,这无论对基层干部还是对调研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三是村民太久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了,究竟是以平常心对待,还是将信将疑地看热闹;四是易成舆论焦点,是领导“秀”一下呢,还是好作风回归呢?
4夜5天,在沈高村这个随意选定、经济薄弱、民风纯朴的地方,省委书记住到农户的平房中当起了村民,双方关系如同农村清新的空气那般自然。夜幕下,在没有路灯的村道里与村民肩并肩地走上一阵子,在农家厅堂的日光灯下与正在吃晚饭的农民聊上一席话;白天里,来到田地跟农民一起干上个小半天的农活,与同年入党同年当兵的老乡一起回忆军营的生活,挨家挨户家长里短地攀谈着,与老党员、老村干部一起说说村里的难事、急事、干群之间的事,与小自己20多岁的村总支书记聊聊村里的新农村规划,到镇村的社区医院、企业、学校、敬老院听听民声,察察实情,坐到农户餐桌边吃上一碗香喷喷的农家饭……调研充实而直接。
调研方式的改变是本次干部下基层的最大亮点。一是吃住在农家,农民是什么生活状态,调研者就适应什么状态,不搞区别对待,比如农民有早睡早起的习惯,那么调研者也遵守这个作息特点,比如农民到时间点要下地干活,那么调研者也同样去地里干活,比如农民白天较忙,那么调研者就尽量不打扰,把走访农户放在晚上进行,等等;二是拒绝层层陪同,调研者带上一两个工作人员,由村党组织书记当向导,在村里或田间地头随意走走,边走边聊边思考,到平时考察不太容易到的作坊式小企业去看看,到村头的小商店里坐坐,到农民卖西瓜的摊位前聊聊,听到的都是农民语言;三是挨家挨户地走访,尽量不搞座谈会形式,走到家里聊天,双方都没有顾虑,受访的农户遇到的大事小情都会直接说出来,不需要左顾右盼,就连妯娌之间不太和气的事都聊出来了,为了不打扰村民晚上休息,走访一般在晚上9点结束。
农民的直接和纯朴感染着下来调研的领导干部,他们直接真实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身边有再多的朋友,都不能少了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刚开始心里有点没底,真的住下来了,同进一道门感觉就是一家人了”“听牢骚话气话都是收获”……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说,省委决定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就是为了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各级党委政府作决策、定政策、办事情,都能从老百姓的愿望出发。
“蹲点”启示有“看点”
当前,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方式很多,开会座谈、问卷调查民意、专项调查研究、邀请群众走进机关等,但中国共产党从革命时期就采用的“蹲点”调查方式仍是新时期联系群众的管用办法。江苏等省市陆续开展的“蹲点”调查结果表明,真心实意地走到群众身边,是防止干部脱离群众的有效手段。
好传统丢不得。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是90年岁月中走来的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之一,而这个好传统在新时期也遇到一些挑战。对于领导干部到身边“蹲点”调研,群众言语间还是流露出了他们的“意外”之感。不少村民说,他们的父辈偶尔有过与“县官”生活在一起的经历,而现在直接到农民家里住上几天,“解剖一只麻雀”,不要说是省级干部,就是机关的处长恐怕也不多见。但村民们很快从“意外”中变得习惯起来,从他们热乎乎的话语中不难发现,保持血肉联系的共识,实际上已融入到了群众的血脉中。对于血肉联系在局部环节、个别地方可能出现的疏远,党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而群众实际上也很关心。各地“蹲点”调研带来的启示是,扑下身子,真心实意地到群众中去感知冷暖,是新时期保持血肉联系的重要方式。
捧着一颗真心来。虽然现在交通、信息沟通都很发达,但并不是必然导致人民群众愿意与干部说真话,说心里话。驻村住户调研的最大特点是彻底不搞层层陪同,这一看似不符合“常规”的做法受到了村民们的由衷好评。领导干部下来调研,身边围绕的是机关干部,还是基层群众,决定着调研的效果。不需要干部介绍,也不需要过滤民意,而是直接来到农户中,听方言,说农事,聊家常,谈笑间流露着真情,表达着真心,相互鼓励和交心。罗志军说,干部下基层,如果身子下来而心不下来,或身子下来而感情不下来,就很难达到心灵上的共鸣,也难以收到实效。
信任比黄金还宝贵。群众跟着党走,是因为信任组织的力量。越是直面社会转型期的挑战,越是面临利益多元发展的考验,党与群众之间的信任就越弥足珍贵。调研攀谈中,无论是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还是对发展不足的牢骚气话,无论是轻声问候带来的感动,还是执手相望传递的信心,言语间溢满的是信任,共鸣的是信任。而正是基于这样的信任,再大的矛盾都能化解,再难的疙瘩也能解开,再宽的鸿沟都能跨越。
哪里有矛盾就从哪里“下”。生活在沈高村这一方土地上的先辈们曾为了追求和平而不惜牺牲生命,革命中锻造的不屈精神,今天仍滋养着努力奔小康的人们。走访多个农户后的一个结论是,大家最盼望的是收入能增长快一些,村集体经济规模能壮大一些。一句话,发展不足是这个村面临的最大矛盾。省委书记与村两委一班人反复谋划:省里实施的农业现代化工程如何让这个村更受益,市里的新农村建设资金如何向薄弱村倾斜,县里的中心镇规划如何覆盖到行政村,镇里的工业园区如何让村集体经济壮大,村里的发展和共同富裕思路如何早日见到成效,等等。罗志军说,如果干部的根没有扎在基层,没有想老百姓之所想,我们的政策、决策就可能出现偏差,我们服务的目标和结果也会出现偏差。
永葆本色挺脊梁。135名党员成为沈高村党组织的中坚力量,也是村里干群、党群关系中的重要纽带。那些老党员今天的生活还好吗?那些为村里发展操过心、受过累的老支书过得安心吗?那些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对今天的党群关系有什么样的看法?接连走访了6户老党员、老村干部家后,收获的感动是,这些老党员充满着对党的热爱和忠诚,虽然生活还不那么富裕,虽然住房还较为简陋,但他们无怨无悔地主动调解村里的矛盾,主动帮助村干部开展工作,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他们用乐观和坚强在村里挺起了高高的脊梁。“你们对村干部怎么评价?”“你们觉得县乡干部怎么样?”“你们觉得省委的政策与村民的想法是否对得上号?”……村民们坦率地回答,“不错”“工作挺认真的”“希望有更多的好政策”等等。
显然,在村民心中,党的组织和身边的干部、党员就是村里发展的主心骨,是靠得住的肩膀。双方形成了新的共识——发展致富的本领要再提高,党务公开要更深入,组织的力量要更坚实,自身建设要不松懈,改革创新要更大胆。
罗志军说,这次驻村调研,听到农民群众都发自内心地拥护党和政府的政策,同时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很多期望,老百姓对文明、富裕、和谐的殷切期盼之心,对我们各级干部和我本人都是很大的鞭策,也是很好的教育,也坚定了我们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的信心。□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郭奔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