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消费者维权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手机:18005242666(王峰之)
电话:0527-888 12348 
微信:18005242666
地址:宿迁市江山一品18-101号
          江苏荣山律师事务所
       (宿豫区法院北侧50米)
邮箱:18005242666@189.cn

宿迁维权网:黑作坊“来钱快”:干3个月买辆别克

作者: 来源: 日期:2018/11/19 9:24:34 人气:935
    “唉,我跟你说,现在做小食品真的好难。”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的提问,老何甩了甩手,一副不提也罢的样子,长长地叹了口气。

  38岁的老何身穿棕色皮衣,留着分头,小眼睛,从外表上看,跟一个普通的农民工没太大区别。只有在他说话或是思考的时候,眯成一条缝的小眼睛里,才会透出商人的精明与世故。

  在老何看来,郑州的小食品之所以接连“出事”,主要原因在于,随着“正规军”的聚集,受利益驱动和监管缺失,黑作坊开始滋生,最终导致“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

  十八里河镇柴郭村村民“阿杜”介绍,黑作坊生产,往往投入少,收益大。“起步资金不过几千元,租个五六百平方米的厂房,临时招十来个人,一天能出上千件货。一个老板干了3个月,就买了辆别克轿车。开始还只是麻辣食品,后来发展到只要是吃的都能生产,有的还是‘名牌’。”

  老何本是江西人,因为妻子来自湖南省平江县———当地盛产各种麻辣食品,随即进入小食品行业,后辗转来到郑州市,“从业”至今已经10年有余了。

  “虽然我人不算老,但是在这个行业干的久了,所以他们就叫我老何。”老何满嘴湖南口音的普通话,浓重得就像他周身散发出的麻辣味。

  2011年4月份,因为招工困难、成本增加等因素,老何把自己的麻辣食品作坊从江西南昌迁到了郑州。为了扩大产能,还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20多万元。

  “在我们业内有句话,做小食品的,如果在郑州赚不了钱,在别的地方也就不用干了。因为郑州有全国最大最有名的小食品市场,各地的经销商都会来这里进货,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老何所说并非夸张。由于河南是重要的粮食大省,人口大省,加上交通、物流业发达,经过多年发展,围绕郑州市及附近的新郑、中牟、新密、荥阳、新乡等地,已经形成了一条颇具规模的小食品产业带。

  以最为典型的郑州市管城区十八里河镇为例,其从1992年起开始实施“南白北绿”工程,即镇政府以南各村发展加工粉芡、粉条、粉皮和豆腐制品的白色副业;镇政府以北发展绿色蔬菜种植业。随着白色副业渐成规模,来自全国各地的生产商纷纷在此开设小食品加工厂。截至2005年,该镇及周边地区的小食品产业已逐渐形成了一条集原料供应、食品机械加工与销售、印刷包装、物流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当地政府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十八里河镇紧挨着中州大道和郑新公路,向北到南三环2公里,向南到南四环不到1公里,到绕城高速不到5公里,向西到老107国道4公里,即使向东到京港澳高速直线距离也不超过10公里。更重要的是,与辐射全国市场的万客来食品城相距也仅4.7公里。

  “便利的交通、低廉的采购成本、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多重优势叠加,推动了小食品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并带动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十八里河镇的户籍人口仅有3万人左右,而小食品产业聚集后,外来人口达到了常住人口的数倍。”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老何踌躇满志,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一场针对小食品加工厂的整治风暴不期而至。

  2011年5月22日,北京市查处60种不合格调味面制食品,有53种出自河南,其中36种集中在十八里河镇所属的郑州市管城区;7月12日,媒体再次曝光郑州和新乡十几家沙琪玛加工厂生产含“毒”沙琪玛。随后,郑州市管城区政府责令关闭十八里河镇及周边地区所有的小食品生产企业。

  “那时过来刚安顿好,就赶上整治行动,不管有证无证,都得搬走,我们被赶的东躲西藏,一下子就懵了。”老何说。

  老何的一个老乡,刚刚租了厂房,把生产机器通过物流发过来,眼看风暴骤起,干脆直接将机器转手他人,彻底不干了;老何的表弟,此前已经在郑州干了3年的小食品生产,被迫搬迁至新乡市,租了个2000多平方米的厂房,但因为证件尚未办齐就开始生产,遭到停产整顿,后来转行卖建材去了。

  迫于无奈,老何一度将自己在十八里河镇投产的食品作坊转移至河南省汝州市,然而春节过后,又悄悄地搬了回来,目前在一个“三不管”的地方。他承认,类似“回流”并非个别现象。

  “下面虽然可以办到生产许可证,采购原料还是得到郑州来,成本增加太多,但是这边一律停办生产许可证,实在是两难。”老何说。

  眼看着不少同行或者搬迁,或者转入地下生产,老何仍在“固执”地等待,但也有了更多的思考:“说起郑州的小食品,最红火的时候,外地产品纷纷假冒仿造,每件货品高出5块钱还很抢手,现在经销商一听说是郑州的牌子,便宜好多人家还不敢要。这样的变化令人痛心,教训也很深刻。”

  老何认为,长远来看,对于郑州的小食品产业来说,眼下经历的低谷未必是件坏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看到,今后食品生产的方向,就是要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小打小闹小作坊肯定会被淘汰。政府如果处理得好,就会促进行业洗牌,推进转型升级,处理得不好,就会错失良机。”

  问题小食品“进村”

  由于问题小食品成本低、包装花哨、卫生状况差,其日常消费群体主要是中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

  在郑州南三环附近一家物流公司院内,《经济参考报》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忙着将小货车上的货物转移至一辆大型卡车上。老板告诉记者,该公司走的是郑州至西安专线,主要货物就是各种小食品。因为便宜,大部分都流向了农村市场。

  河南省兰考县农民老王说,家里有个上学的孩子,每月都会给十多元零花钱,多数时候都拿去买零食吃了,“几毛钱一袋,也没觉得算个啥,就是那些包装袋,看着花里胡哨的。”

  河南省食安委办公室监督检查处工作人员介绍,在不久前的一次暗访中,也发现了非法生产的麻辣小食品流入县乡农村超市的情况。

  河南省上蔡县一基层工商所工作人员介绍,根据以往检查结果,问题食品流向农村市场,尤其是中小学校周边商店,这一趋势越来越突出。

  他说,仅从外包装上看,形形色色的小食品就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随意起名,比如糖果不叫糖果,却标称为“爱挑豆”、“情豆初开”等;二是有名无实,比如名为“羊肉串”、“南京板鸭”等,实质上只是豆制品或膨化食品;三是绝大多数产品都有各种香精、色素等添加剂,有的配料仅有两三种,添加剂却有七八种之多。

  “去年查处的含‘毒’沙琪玛,就是用化学品硼砂替代焦糖,对于身体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长期食用后果不堪设想。”该工作人员说,“但一般人眼里,小食品无非是加了点调味剂,吃不死人,所以并不太在意。”

  双管齐下破解监管难

  由生产至流通,线人“大根”认为,问题小食品之所以“打而不死,禁而不绝”,表面看是因为加工地点隐蔽、成本小利润高,但深层次的背景则是监管思路过于简单。

  “食品安全是高压线,平时不怎么管,有问题后又一律‘重拳整治’,比如去年出事后,十八里河镇就要求,所有小食品生产商都要搬迁,连原本正规的厂家也被逼成了游击队,黑作坊只能越打越多。倒洗澡水是对的,但不能连孩子也一起倒掉。”

  郑州长通商贸城招商部有关人士介绍,河南是重要的粮油大省、人口大省,加上交通优势明显,物流业发达,经过多年发展,围绕郑州市及附近的新郑、中牟、新密、荥阳等地,已经形成了一条小食品产业带。

  “多年发展和积累的产业,走到现在非常不容易。如果因为出了点问题就赶尽杀绝,岂不是因噎废食?”

  据了解,除万客来、长通商贸城外,郑州市目前还有华中食品城、黄河食品城等多个大型食品综合批发市场。其中万客来占地约350亩,商户达1500余家,日客流量5万人以上,规模最大。

  紧邻万客来的南三环附近,分布有大小数百家物流公司,借助中部地区发达的交通,辐射山东、安徽、山西、陕西、河北、湖北等周边诸省,以及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西部地区,部分销往浙江、江苏等东部省份,由此形成国内知名的食品集散地。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粮食大省,食品加工业是河南重要的支柱产业,“小食品是大市场,对于这一行业,一定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务,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还要进行帮助、引导和规范,努力实现产业升级。”

  加大打击黑作坊力度

  根据《经济参考报》记者提供的线索,郑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迅速行动,组织二七区侯寨乡政府、质监局、工商局等单位和部门,连夜对大田垌村进行排查。3月21日至24日,二七区、侯寨乡两级政府又组织人员多次对大田垌村进行拉网式摸底清查。

  二七区食安委办公室的通报材料显示,3月20日当晚,排查出一家假冒食品生产加工黑窝点,现场查处成品381件、包装袋67万个、添加剂13箱、打包带16箱、硬纸箱1600个。该作坊随即遭到取缔。

  此外,拉网式行动共排查大田垌村厂房约100户次,发现3家疑似食品生产加工黑作坊,由于厂房大门一直紧闭,无法进入。相关部门计划将不定期对其进行复查。

  二七区食安委办公室相关人员表示,将以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加强隐患排查,对重点乡(镇)、街道办实行拉网式清查,明确乡(镇)办和监管部门责任,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

  “区食安办对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清理工作进行督察,正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无证生产的黑作坊,在不能彻底杜绝的情况下,将加大打击力度,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将严惩重处,决不姑息。”该工作人员说。

  事实上,河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早先就告诉记者,2012年该省将继续着力深化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治理整顿,在对“瘦肉精”、“地沟油”保持严打态势的同时,将重点加强对“小食品”的安全监管。

下一个:使用微信请注意:千万别把这些东西发到朋友圈!
江苏荣山律师事务所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和论文由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发现侵犯您的权益,请即时通
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对于本站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于宿迁维权网。 copyright@2010
版权所有:江苏荣山律师事务所
所有 设计制作:仕德伟科技 苏ICP备10219389号 您是本站第 : 41813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