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日期:2018/11/19 9:24:34 人气:1082
6月8日下午,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紧挨着江苏省南京市九中高考考点的道路上,考生家长排成一排,指挥过往的自行车、电动车绕道而行,以免噪音影响考生的考试。微博曝,几个骑自行车的人被家长们强行拉下,几乎跌倒,怒不可遏,一名被扯倒在地的女性边爬起来边愤怒的抛下一句话“谁她妈没参加过高考?!”(中国新闻网6月9日报道)
轰轰烈烈的2012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每年的6月7日、8日总是特别能触动人们的神经。不管是已经高考或即将高考的,还是多次高考或从未高考的,人们已经在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中习以为常。然而,岁岁年年话高考,年年岁岁总不同。今年这则有关家长“暴力护考”的新闻报道,着实让人诧异:“高考何时也带上了‘暴力’色彩?”
早在高考前夕,各地各部门营造良好高考环境的消息就屡见报端。如,广西公安、武警、保密、信息、宣传、国安、工商、监察、文化、气象、电力、卫生、防疫、供水、环保、建设、交通、城管等18个职能部门联合整治高考隐患;6月6日甘肃酒泉15名考生因洪水暴发造成交通阻断,无法抵达县城参加高考,当地政府组织消防、交通等部门展开救援,15名考生得以及时安全返校高考……
高考期间,各地交警为保障考生们出行畅通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在经过考点学校的道路实行交通限制、在考点进行交通疏导等等。陕西某考点一位考生在考前半小时发现自己未带身份证,交警和电台记者联动,通过警用摩托车“接力”帮助考生顺利赶考的消息就被媒体广泛报道。就连正在北京召开的上合组织峰会都为高考让路,推迟半个小时召开。各地的出租车、热心车友加入送考车队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根据中国新闻网的报道,南京市这几位家长之所以“暴力护考”,是为了保障孩子在英语高考听力时能有一个好的环境。根据媒体的报道,以及大家的所见,社会各界没少为保障高考少出力,这些家长又何需亲自上阵“暴力护考”呢?
试想一下,是不是因为学校临街,车流量大,车辆发出的噪音避无可避?亦或是交警未采取任何措施来保障该路段环境的安静?还是因为其他原因,使得家长如此整齐划一地采取行动?
无论是什么原因,无论出于什么动机,这样的行为都不值得提倡,更是不被允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三条: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家长们的行为实质上已经触碰了法律“红线”。
其实,家长为让孩子能顺利高考的拳拳之心,全社会都可以理解,社会各界也都在通过各种方式让残酷的高考显得更加温情。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更温和的方式来解决这个噪音问题呢?在全社会都关注高考,各部门都保障高考的情况下,一个求助电话,或许就可以让干扰高考英语听力的噪音“销声匿迹”。
“暴力护考”实属个例,但是近年来,高考期间过度护考已屡见不鲜。不少家长是全家上阵,将考点围得水泄不通。前不久有媒体曝光考生家长晒高考账本:22年前280元,22年后约10万,高考成本翻了近36番。还有家长不惜花重金到孔子庙买符祈福,导致孔子“最近很忙”。从“暴力护考”到高考成本飙升,再到买符祈福,一些考生家长的“过度反应”,也让人不得不反思:高考是考学生,还是考家长?
我国高考自恢复35年来,从一个人的高考,变成了全家的高考,再到全社会的高考。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这个人生“大考”,整个社会都对高考有诸多关照,比如高考时间从冬季改为7月又改为6月,各地各部门联动保障高考环境等人性化的措施。我们相信,这些都是考生们高考顺利的有利外部条件。但外因只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真正能够实现考出好成绩的还是在于考生自己。家长们应该对孩子有信心,对自己的教育成果有信心。变“过度护考”为“绿色护考”、“理想护考”,这或许才是为孩子减压的有效办法。